发红包看照片,微信到底错哪儿了?
文/李儒超 6点出头,原定于8点下线的“红包照片”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结束了它不足两小时的一生。 “红包照片”将朋友圈原本清晰的照片糊上全屏马赛克,只有发红包的人才能正常解锁。一时间,各路用户不甘寂寞,上演了一阵朋友圈雾霾。 事实上,虽然只有不到两小时,但这期间刷屏般的数据量却足够惊人——在这“失去”的两小时,谁能正常在朋友圈看点正常的东西,嗯,够你手指酸上一阵子的了。 我们姑且分析下“微霾”到底错哪儿了: 1、信息流的正常流动,就这么给自爆了? 一般来说,微信的用途可大致分为两类:联络感情,以及工作交流。两个维度的用途再分为深浅两种,深层次一般在1v1聊天或者群聊中,浅层次一般在于朋友圈的点赞回复之中。 朋友圈,作为微信浅层社交的核心部分,最为重要的功能是保证其信息流的正常流动。联络感情的人希望看到家人朋友到底有什么动态,工作情景下则愈加追求对有用信息的筛眩 这与深层社交的用途本应隔离开来。在朋友圈中,你很难决定一张图只给谁看(当然,善用分组也可以十分繁琐的解决这个问题),因为朋友圈中公开的本身就是指向性不明的信息。 这与发红包这种限定特定目标的行为自然有着天然的屏障。 本来微信各个维度的功能面向不同的需求常年正常运作着,“微霾”的存在却让他们乱作了一团。况且,大量无用信息的存在,使得微信摄取信息的职能直接瘫痪,不管想不想参与的人,都被无端卷进来。 自己建立的成熟的产品模块定义,自己毁掉;原本正常流动的信息流,也自己毁掉。堪称年度最牛自爆!企鹅爸爸应该给“微霾”的产品候们发年终奖! 2、什么都是不对称的,玩个啥? 谈完产品定义,再回到用户层面。 可以看到,在这阵“微霾”狂潮中,用户的参与度十分之高。用户爱的就是好的,理论上本是如此,但?a href="http://www.zhanhuigang.com/zhuanti-10000766.html" title="妇科展会专题" target="_blank">妇科鹄矗?ldquo;爱上”这个功能的人,基本都是发照片的人,作为普通看图的用户来说,大多不愿意为其付费。 在这里,我们更愿意用“付费”来形容“发红包”的行为。传统意义上看,出于各种人情目的发的红包,本身是一件和盈利无关的事情,在去年维系过年红包中,微信团队估计已经尝到了人情维系类产品的甜头。 但“微霾”半强迫式的体验,和“人情”早已相去甚远。而付费看照片,比所谓的红包照片的说法准确很多。 这种从人情出发,却做成了和人情无关的商业产品,不可不谓之悲哀。况且,作为一款“可盈利”的图片产品,“微霾”的体验是负分——你能证明自己的照片是有价值的吗? 君不见各类卖黄图的小们也会给图包预览的好吗? 信息不对称,加上存在于朋友圈中的用户付费意愿不对称,让“微霾”成为了几乎是微信存在以来最大的“毒瘤”。事实上,只要把这款产品的适用面积由朋友圈转移到私聊和微信群里,也许结果就会好很多。 然而最终,在微信产品猴的机智操作下,我们看到了一个估计是有史以来最为混乱的微信:发照片人的贪婪和看照片人的哀叹,共同构成了这场闹剧的美妙风景。 |
- IDC:全球物联网支出将在2019年达到1.3万亿美元
据国外媒体报道,国际数据公司的分析指出,亚太地区是目前物联网支出的全球领导者。国... - 微软Surface评测汇总:外观漂亮 功能不足
北京时间10月25日早间消息,在对微软Surface进行测评后,各大科技博客和测评人员都赞赏... - 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:求真务实 顺势而为是创新创业的根基
近日,中科创达董事长赵鸿飞先生作为杰出领导力代表,受团中央学校部、全国学联秘书处... - 韩国电信选择三星诺基亚和爱立信 华为落选
韩国电信选择三星诺基亚和爱立信 华为落选韩国电信选择三星爱立信和诺基亚为5G设备供应...